TCP

三次握手

  • 一次握手:客户端发送带有 SYN(SEQ=x) 标志的数据包 -> 服务端,然后客户端进入 SYN_SEND 状态,等待服务端的确认;
  • 二次握手:服务端发送带有 SYN+ACK(SEQ=y,ACK=x+1) 标志的数据包 –> 客户端,然后服务端进入 SYN_RECV 状态;
  • 三次握手:客户端发送带有 ACK(ACK=y+1) 标志的数据包 –> 服务端,然后客户端和服务端都进入ESTABLISHED 状态,完成 TCP 三次握手。

为什么三次握手

  1. 第一次握手:Client 什么都不能确认; Server 确认了对方发送正常,自己接收正常
  2. 第二次握手:Client 确认了:自己发送、接收正常,对方发送、接收正常; Server 确认了:对方发送正常,自己接收正常
  3. 第三次握手:Client 确认了:自己发送、接收正常,对方发送、接收正常; Server 确认了:自己发送、接收正常,对方发送、接收正常

三次握手就能确认双方收发功能都正常,缺一不可。

image-20251028110654478
image-20251028110654478

含义

SYN:同步。 用于发起连接请求

ACK:确认,表示确认号字段有效

SEQ=x: 报文段的序列号。它表示该报文段所携带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在整个字节

四次挥手

  1. 第一次挥手:客户端发送一个 FIN(SEQ=x) 标志的数据包->服务端,用来关闭客户端到服务端的数据传送。然后客户端进入 FIN-WAIT-1 状态。
  2. 第二次挥手:服务端收到这个 FIN(SEQ=X) 标志的数据包,它发送一个 ACK (ACK=x+1)标志的数据包->客户端 。然后服务端进入 CLOSE-WAIT 状态,客户端进入 FIN-WAIT-2 状态。
  3. 第三次挥手:服务端发送一个 FIN (SEQ=y)标志的数据包->客户端,请求关闭连接,然后服务端进入 LAST-ACK 状态。
  4. 第四次挥手:客户端发送 ACK (ACK=y+1)标志的数据包->服务端,然后客户端进入TIME-WAIT状态,服务端在收到 ACK (ACK=y+1)标志的数据包后进入 CLOSE 状态。此时如果客户端等待 2MSL 后依然没有收到回复,就证明服务端已正常关闭,随后客户端也可以关闭连接了

为什么要四次挥手?

TCP 是全双工通信,可以双向传输数据。任何一方都可以在数据传送结束后发出连接释放的通知,待对方确认后进入半关闭状态。当另一方也没有数据再发送的时候,则发出连接释放通知,对方确认后就完全关闭了 TCP 连接。

举个例子:A 和 B 打电话,通话即将结束后。

  1. 第一次挥手:A 说“我没啥要说的了”
  2. 第二次挥手:B 回答“我知道了”,但是 B 可能还会有要说的话,A 不能要求 B 跟着自己的节奏结束通话
  3. 第三次挥手:于是 B 可能又巴拉巴拉说了一通,最后 B 说“我说完了”
  4. 第四次挥手:A 回答“知道了”,这样通话才算结束。

image-20251028110709814
image-20251028110709814